隨著高齡社會的來臨,高血壓、心衰竭、冠心症、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心臟疾病盛行率逐年攀升。在近幾年,心臟病的死亡率已高居十大死因第二名,可見對於心臟疾病的預防,及早診斷與有效的治療,已是刻不容緩。不過可能很多人都有著類似經驗,當發現身體不適,前往醫療院所進行相關檢查時,不舒服的症狀並不一定於診療當下發生,導致醫師無法準確根據病症進行診斷與治療,光是來回檢查就花費了許多時間。

「你們若是讓心電圖可以帶著走,這才是令我眼界大開的發明!而且是我們醫生最需要的!」十年前,一群陽明醫學院的教授對著交通大學電機系伍紹勳老師說出了這一段話,需要長時間配戴的心臟量測裝置,現有醫療器材為有線設備,價格昂貴使得醫院無豐沛數量可配發於大量病患使用;且病人們往往因配戴不便不舒適,或於如廁、沐浴時卸下,但這些時刻往往是心臟疾病患者最危險也最需要觀察的時候。如此的明確需求,讓研究行動寬頻無線通訊的他,從此心裡萌發出一枝芽,費盡心思要讓心電圖「有線變無線」!

    十年來,伍紹勳教授和志同道合的伙伴──資工系教授趙禧綠,共同帶領資工所無線網路實驗室與生醫所行動寬頻無線實驗室的一群學生組成「觀心自在」團隊,分別進行網路系統設計、硬體設計以及軟體架構規劃;為了讓產品更符合醫療需求,「觀心自在」團隊邀請新光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曾理銘擔任共同主持人,真的開發出一套全功能無線心電圖系統雛形。2019年加入由資策會所經營之物聯網智造基地(IoT Service HUB),透過HUB媒合多家跨界專家業者,將雛型硬體、電路、機構、韌體與App進行優化協作,將產品由「雛型」階段加速往「產品」推進;而研發團隊則可專注於優化演算法,並針對個別環境中的心臟疾病照護需求,透過所規劃、佈建的無線網路,提供即時不間斷的心臟監控服務。

交大「觀心自在」團隊
圖說:交大「觀心自在」團隊,左一為資工系教授趙禧綠,右一為電機系教授伍紹勳,右二為新光醫院曾理銘醫師

「無線心電圖儀」這樣的智慧量測設備,不只在心臟科別醫師迫切需要,針對睡眠問題之專業診療亦有類似的需求。一般睡眠病症相關患者於醫院睡眠中心進行睡眠量測時,常因環境不熟悉導致患者睡眠狀況不佳而影響測量結果,且台灣受睡眠相關病症困擾患者數量龐大,就算持續治療中的病患,平均2~3個月才有機會至睡眠中心進行睡眠檢測,無法有持續性數據觀察治療成效。另一組輔導團隊安捷康生醫之無線心電圖貼片,搭配其慢性病IoT醫療照護平台,即可針對遠距睡眠障礙與呼吸中止症之病患提供居家量測服務。目前該產品正透過HUB平台資源進行產品開發中,待階段性成果產出,將進入北醫睡眠中心進行IRB實證。

    其實不同科別的醫師都面臨著類似的問題,雖然醫院內大多有完整醫療器材和設備,但量測病症與治療,往往需要長時間的觀察與處方調整,這時候就非常需要IoT產品協助,因應不同使用情境研發相對應設備,方便病人可於居家環境長時間配戴,並自動紀錄量測數據,方便醫師可於療程中,完整觀察病患身體變化適時調整用藥與療法,更能達到精準醫療的終極目標。資策會持續推動物聯網智造基地計畫,並針對健康照護產業,挖掘並加速具潛力之智慧醫療輔助設備研發,以最快時間打造最小可行性MVP產品,並配合醫療院所需求,導入醫院進行IRB實測,期待可透過數位科技,解決醫師臨床迫切需求,進一步加速數位診療照護服務真正落地。

交通大學行動寬頻無線通訊實驗室

延伸閱讀

「物聯網智造基地」 幫助新創團隊IoT產品邁向量產

資策會攜手台北榮民之家,導入IoT創新服務打造數位照護院區

在〈IoT讓臨床醫療走出醫院,打造完善之數位診療照護生活〉中有 1 則留言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