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攜手電電公會發展電子製造服務業供應鏈數位轉型,針對表面黏著技術(SMT)製程,推動AOI瑕疵檢測技術與設備共通資料交換架構。並結合各界力量推動產業共通標準規範,以研擬SMT製程AOI瑕疵檢測技術指引、AOI/AI資料傳輸開放格式,及SMT製程設備資料共通輸出架構。
電子製造服務業(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 EMS)主要跨足消費電子、通信設備、電腦及網路設備等產業,2020年全球產值約5,500億美元,台灣廠商在供應鏈內佔比達到7成,為全球第一。自1990年代以來,EMS產業上下游供應鏈的協作模式已發展成長期的合作夥伴關係。然而,中美貿易戰加上新冠疫情影響下,全球產業正面臨供應鏈重組,如何因應詭譎多變的世局從「斷鏈」成為「鍛鍊」,將是後疫情時代最重要的考驗,也是提升台灣製造業全球供應鏈彈性的關鍵。
因應亞洲高階製造中心政策,推動EMS產業供應鏈數位轉型
資策會服創所因應政府推動「亞洲高階製造中心」政策,在經濟部工業局計畫指導下,今(110)年攜手電電公會鎖定電子製造服務業(EMS)供應鏈數位轉型,針對表面黏著技術(SMT)製程,推動AOI瑕疵檢測技術與設備共通資料交換架構。預計結合產官研各界力量推動產業共通標準規範,以研擬SMT製程AOI瑕疵檢測技術指引、AOI/AI資料傳輸開放格式,及SMT製程設備資料共通輸出架構。

經過今年上半年的產業調查和先導案例輔導過程,確認產業關鍵議題與推動方向後,資策會與電電公會在經濟部工業局的指導下,在5月25日以「EMS產業高階製造座談會」為題為系列座談會揭開序幕,凝聚我國EMS產業對高階製造發展於產品和智慧製造應用層面的共識。
座談會以「SMT製程AOI瑕疵檢測座談會」為題,主要分享資策會與電電公會推動SMT產業AOI共通智慧檢測應用為主題,由國內AOI檢測設備佔有率過半的德律科技作經驗分享,分別闡述與資策會、電電公會合作推動的智慧化升級方案、瑕疵檢測指引及介面開放格式。未來,SMT產線導入AOI設備來檢測製程品質時,能在統一的瑕疵分類上發展通用的AI模型,改良傳統複判率高的缺點,同時對製程進行嚴密的品質管理。
EMS產業邁向高階製造,並提高供應鏈韌性管理模式
綜整系列座談會中的產業共識,產業專家們表示,透過結合彈性製造、AI及機械手臂等智慧/自動化技術,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並建立完整的產品追溯管理系統,可滿足客戶少量多樣生產履歷追溯的需求。另外,為推動後續SMT製程設備資料共通架構,建議尋求大廠資源,結合台灣系統整合能量,以大帶小方式,幫助供應鏈體系作數位轉型建立透明化生產線,導入智慧化供應鏈管理,提升品質認可度,帶動整體產業共同提升。
SMT製程導入AOI瑕疵檢測,帶動EMS產業共同提升!
電子資訊產業由數位轉型升級邁向高階製造,SMT製程也越來越複雜,檢測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協助客戶提升產能、精確掌控產品品質。但AOI自動光學檢查的誤判率常困擾製造大廠,人工複判也造成增加10-15%的生產成本。而各自發展的智慧檢測又面臨與跨廠與設備商資料不互通的問題。資策會與電電公會透過推動瑕疵類別與檢測資料共通框架,協助EMS業者找出製程問題來源,未來可使業者能使用快速有效的分析工具,縮短大量工程時間。在全球製造業逐漸走向「少量多樣、客製化」生產型態的趨勢下,透過德律科技的實際案例,解決現行產線仰賴人力複檢的問題,確保運作穩定及效率。
資策會推動電子資訊產業邁向高階製造的轉型與升級
臺灣在全球製造業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隨著AI人工智慧、大數據時代的普遍應用,各國產業皆面臨「升級轉型」壓力。為推動電子資訊產業邁向高階製造的轉型與升級,資策會服創所自2016年以來陸續與各產業公協會合作,推動PCB、被動元件與LED等產業智慧製造轉型升級,促成產業轉型升級。面對新一波的產業競爭,尤其是新世代的電子產品,勢必帶動EMS廠在製程提升、成本控管與供應鏈協作的轉型升級。面對這些議題,資策會將持續與電電公會和相關公協會合作,透過共通標準和應用導入,逐步解決產業通往高階製造的瓶頸。
新聞聯絡人
資策會服創所 智造科技研發中心 | 謝沛宏 副主任 | (02)6607-2160 | mikahsieh@iii.org.tw |
林資傑 工程師 | (02)6607-2363 | tclin@iii.org.tw | |
韓佩珊 正規畫師 | (02)6607-2612 | pshan@iii.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