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奪殊榮!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憑藉在人機協作以及電子製造服務業(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 EMS)供應鏈導入AI預測等兩項資通訊技術,雙雙榮獲素有資通訊界奧斯卡美譽的全球資訊科技應用傑出貢獻獎 ( WITSA ICT Excellence Award )首獎,深受全球資訊科技產業組織肯定。WITSA於10月5日晚間在馬來西亞古晉舉行頒獎典禮,表揚全球具有傑出表現及貢獻的資通訊研發團隊。
世界資訊科技暨服務業聯盟(WITSA)每年辦理的全球資訊科技應用傑出貢獻獎,以全球影響力、可擴張性、創新特色與功能性、落實應用的解決方案為評選標準。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支持下,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院(數轉院)所研發的「電子製造服務業韌性供應鏈智慧預測分析系統(簡稱「韌性供應鏈智慧預測分析系統,IPAS」),係因應製造業供應鏈「斷鏈」問題,將「可預測力」導入供應鏈中,運用庫存水位預測、設備預診斷、品質成因診斷、訂單預測等可預測技術,增強EMS產業預測力,提升企業庫存周轉率,有效紓解供貨「斷鏈」問題。透過AI預測力提前部署,有助於企業因應突發狀況,強化供應鏈韌性,這也是該項技術獲得傑出AI獎首獎的關鍵因素。

另一項由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軟體院)開發高安全、高應用、高效率、低成本的「多人混線高擬真模擬系統」,實現人機協作的全新合作模式,也獲得傑出數位機會/包容獎首獎的殊榮。這兩項技術從全球一千多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雙獲首獎,實屬不易。
「韌性供應鏈智慧預測分析系統」提升企業應變力
有鑑於全球因疫情、國際戰爭及跨國貿易競爭的影響,台灣製造業面臨庫存短缺、供應鏈斷裂以及庫存過多的雙重挑戰,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深知台灣在全球EMS供應鏈中佔據重要角色,提升產業供應鏈韌性的議題備受重視。因此,產業技術司提供科專計畫資源,協助資策會數轉院整合原物料庫存水位預測、邊際巡檢設備預診斷、品質成因診斷、可解釋性訂單預測、智慧預測自適應AI工具箱、韌性時序資料同步技術等六大AI模組,研發「韌性供應鏈智慧預測分析系統」,不僅能緩解供應鏈「斷鏈」問題,還能即時且精準的維護品質、庫存和銷售決策。
當企業有計畫性生產產品時,「韌性供應鏈智慧預測分析系統」可進行未來訂單預測,例如依照每周自動取得AI預測所需資料,再以智慧預測自適應AI工具箱預測未來需求量,透過可視化及模型庫存分析解釋,將預測結果轉換成生產線的生產排程及關鍵物料備料需求,提供生產管理單位快速進行生產排程決策,預估可提升20%庫存周轉率,對於提升企業庫存管理有正面助益。未來將發展為工具化服務,擴大AI應用範圍,延伸至同樣面臨供應鏈不穩定的汽車零組件、金屬加工業及工具機產業,建立產業韌性供應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