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催生各行各業的數位轉型加劇進行,尤其是文化藝術界,從場館、劇組,到觀眾,行為模式發生重大變化,從害怕破口、檔期停演,甚至展演活動取消,對產業產生重大挑戰。然而,「危機就是轉機」,5G技術賦能文化藝術展演,異地共演讓「瞬間移動」成真,賦予藝術展演新的生命力。

傳統藝術表演,包括演出的地點、舞台、演員以及觀賞群眾都受限於在特定空間完成表演活動,雖然,部分創作亦有第一現場、第二現場等地共演之設計,然因受限於傳輸布線及控台集中化管理之需求,為有效與主控台連結,即使分屬異地,但空間距離仍無法拉得太遠,頂多在同一棟大樓的不同空間。而傳輸方式,也多採用既有廣電有線技術,並且所有製播所需主機設備也須集中於一地。

打破時空限制 展現異地共演能量

以動捕技術為例,傳統的動捕系統架構,從空間場域建置、硬體設置(光學、慣性等)、軟體操作、演員動作、骨架傳輸、虛擬人物等導出全流程均須採集中化管理,因集中之故,經常會受到周遭環境的限制與干擾,如現場wifi干擾穿戴式慣性動捕裝置,如Xsens、Notch等,又如劇場攝影機(紅外線補光)干擾光學動補裝置。再者,所有參與演出者都須到現場,在疫情期間,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如何能打破時空的限制,讓國內國外的表演者能「同台」演出,5G大頻寬、低延遲的特性,支持異地共演的表演工作,成為新的創意展現。

藝術科技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歷程,常見的製播環境是採用區域網路架構,較小型作業環境是採用同台主機但使用不同的port(連接埠)管理,要達到分散化會有兩個面向要考量:

(一) 萬物皆可拆分

也就是動捕設備可以拆分,虛擬人物也可,不一定要在同一空間下,只要彈性夠,就可達成人與虛擬人物共演,透過再製播,變成虛擬人物與虛擬人物共演,每一空間,每個當下,透過拆分,藝術家可以與觀眾有著各種「互動」,衍生更多「作品」。

(二) 從「有線」群體廣播(multicast)到「網路」點對點(unicast)傳輸

現階段十分盛行的有線區網群播技術,其優勢包括:擁有極大的傳輸量、幾乎毫無延遲等特性,唯一的缺點就是要能在布線範圍所及之處,跨域跨國的演出將無法做到。因次,要如何讓「管線」不再是束縛的理由,又同時兼具大頻寬、低延遲,且技術架構可以回歸到一般網路應用的單點對單點傳播(unicast)成為迫切解決的技術缺口。

跨界協作模式 提供藝術創作更多創意空間

在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所支持成立的資策會5G應用整合測試實驗室中,結合了多種通訊傳播創新應用,以突破表演場地在距離與空間的限制,加速5G創新應用落地。

在國科會「5G XR沉浸式體驗發展-以傳統舞蹈虛實展演為例」計畫與數位產業署5G專頻專網等相關政策的支持下,透過跨單位協作模式,提供威尼斯最佳VR體驗獎得主 – 黃心健導演(現為台師大特聘教授)與師大設計學系與圖傳系團隊最堅強的技術後盾,結合高畫質影音與動補空間定位資訊,融合客家文化傳統藝術 ,共同完成客家常民舞蹈異地共演創作-《艾索姆羅夫星紀事》,打造下一世代的臺灣客家常民表演。

5G專網服務,透過動捕、虛擬人物、異地共演等技術,協助《艾索姆羅夫星球紀事》演出,驗證平均延遲最低僅30ms(0.03秒),共演零時差,跨越場域、距離、從實到虛,突破傳統製程表演場地空間限制,推升文化科技與作品到更高的層次。也期待5G文化科技結合在地文化的表演模式,能進一步升級擴散。

《艾索姆羅夫星紀事》彩排測試畫面,創作群包含台師大教授群黃心健、張晏榕、薛佑廷、周遵儒、王希俊等,以及台藝大舞蹈系曾照薰院長(照片資料來源:資策會提供,攝於資策會5G應用整合測試實驗室)

發表迴響